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及使用方法
當前,隨著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,作物復種指數的提高,追求最大經濟效益是我們的最終目的。由于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,具有促進、抑制或以其他方式改變植物某一生長過程的功能,雖是微量物質卻能發揮明顯效果,因此為了獲取更多的產量與收入,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推廣與使用也越來越頻繁。
在日常生產中,由于過分依賴植物生長調節劑,擅自采取擴大應用范圍、加大使用濃度、增加用藥次數等不當措施,結果事與愿違,造成農作物藥害時有發生。為了減少或盡量避免此類藥害的發生,充分發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最佳生長調節功能,現將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作一簡要介紹,供參考。
1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
一是作用面廣:可適用于種植業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,如大田作物、蔬菜、果樹、花卉、林木、食用菌等,并通過調控植物的光合、呼吸、物質吸收與運轉,信號轉導、氣孔開閉、滲透調節、蒸騰等生理過程的調節而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,改善植物與環境的互作關系,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,提高作物的產量,改進農產品品質,使作物農藝性狀表達按人們所需求的方向發展;
二是用量小、速度快、效益高、殘毒少。
三是可對植物的外部性狀與內部生理過程進行雙調控。
四是針對性強,專業性高:可解決一些其他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,如形成無籽果實、防治大風、控制株型、促進插條生根、果實成熟和著色、抑制腋芽生長、促進棉葉脫落。
五是使用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,而難以達到最佳:氣候條件、施藥時間、用藥量、施藥方法、施藥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、運轉、整合和代謝等,都將影響其作用效果。
2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方法
由于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種類較多,有生長素、赤霉素、細胞分裂素、脫落酸、乙烯和生長延緩劑等,其應用對象和使用目的各不相同,因此合理的使用,正確的施藥,才能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,下面簡單介紹一些常用的施用方法。
一是噴施:首先要求這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內吸傳導功能,其次要配準濃度、掌握防治適期和選擇適宜田塊,最后為了使藥劑易于粘附在植株表面,可在藥劑中加入少許助劑。
二是浸蘸:常用于促進插扦生根、催熟果實、貯藏保鮮等,要注意濃度與環境的關系。如空氣干燥時,要適當提高濃度,縮短浸蘸時,另外還要注意扦插溫度,同時抓好施藥后田間管理。
三是點花:關鍵是選好藥劑和濃度,避免高溫點花。如2,4-D和防落素用于番茄、茄子點花時,在藥液中適當加顏料混合,防止重復點花。
四是抹施:即將藥液抹施在植株的某一部位,一般涂在傷口處,有利于促進生根,傷口愈合。必要時外面用薄膜包裹,防止水分蒸發。
五是土壤澆灌:即將植物生長調節劑配成水溶液,直接灌在土壤中或與肥料等混合施用,使根部充分吸收。
六是拌種法和種衣法:主要用于種子處理。拌種法是在用殺菌劑、殺蟲劑、微肥等處理種子時,適當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,可刺激種子萌發,促進生根;種衣法是用專用劑型種衣劑,將其包裹在種子外面,形成有一定厚度的薄膜,除可促進種子萌發外,還可達到防治病蟲害、增加礦質營養、調節植株生長的目的。
七是底施:當給農作物施基肥時,里面可以加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,可以促進農作物生根發芽,促進農作物對肥料的吸收和利用,提高抗逆抗病能力。
八是打點滴施用:主要在造林、園林中,采用對樹木進行打點滴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微肥等營養物質,以節約成本,提高利用率。
(臺州市農科院 王會福供稿)
本文屬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讀者參考。文中所涉及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,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。